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鄂文旅)7月6日,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结果揭晓,经激烈角逐,我省参赛选手斩获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二等奖、考古探掘工项目和木作文物修复师项目三等奖的佳绩。湖北省荣获优秀组织奖。

湖北省博物馆张济夏(左二)荣获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

此次大赛在四川省泸州市举行,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设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6个项目,每个项目均包含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两个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专业知识与实操能力,旨在选拔出文物修复和考古领域的顶尖人才。经两天比赛,共产生一等奖6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59名。
湖北省派出12名选手参加全部竞赛项目,与全国各地的文物修复和考古高手展开激烈角逐,并斩获佳绩。其中,湖北省博物馆张济夏荣获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明获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二等奖;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德勇和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中心张学著分别在考古探掘工项目和木作文物修复师项目中荣获三等奖。湖北省荣获优秀组织奖。

湖北省博物馆张济夏比赛中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明比赛中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德勇比赛中

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中心张学著比赛中
“这件参赛器物在所有作品中难度名列前茅。”陶瓷组一等奖获得者张济夏赛后接受采访时说,陶瓷文物修复是多学科交融的艺术,既需要对文物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也要精通美术、色彩、雕刻等技艺。修复师不仅要让文物重焕光彩,更要将干预面积控制到最小。正是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他成功破译这件薄胎陶瓷的“色彩密码”,在赛场上脱颖而出。
本次大赛参赛选手数量创新高,系首次在南方地区举办。作为文物行业规格最高、项目最多、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赛事,大赛为文物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重要平台,对推动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办方表示,希望以技能竞赛为重要抓手,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动员激励广大文物行业职工建功立业、创新创造。
此前,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主办、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经严格评审,遴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