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基。近年来,静宁县以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技能中国”建设,进一步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弥补县域公共实训短板,促进县域劳务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公共实训基地内,创业及就业培训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授课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讲解加提问的方式,正在向学员们讲授理论及必备技能,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实实在在的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
为了充分发挥公共实训基地的功能,静宁县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特点,按照“南果北牛中部菜”产业发展现状,设置果树工、家畜饲养员等工种实训室,培养造就懂果业、爱养殖、会种植的农村高技能实用技术人才队伍,打造陇东南地区以苹果栽培、红牛养殖、蔬菜种植为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同时紧盯市场需求,兼顾设置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和电子商务员等工种实训室,将技能培训贯穿产业链发展全过程,以模块化、组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小规模、大群体为切入口,助推人力资源开发提质增效,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公共实训基地管理方面,静宁县不断健全管理机制,突出实训质效,学习先进地区运营管理经验,推动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化。同时制定教师选拔、培训、考核等管理制度,积极引进外部优秀师资资源,确保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县域内职业培训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各类群体提供高质量实训服务。
据了解,静宁县公共实训基地位于该县教育园区,建有实训楼1幢,配套实训设备650套,设有无人机驾驶、静宁果农·新农人直播、果树工、电焊工、家畜饲养员、养老护理员、电子商务员等12个培训工种,年培训能力达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