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党建+网格”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 一“网”覆盖 幸福满“格”

时间:2025-08-26 09:01:00

“扫一扫门牌上的二维码,社区网格员、医生、民警立刻就能联系上,解决问题足不出户,真方便!”近日,淅川县龙城街道居民张海丽对“智慧网格”赞不绝口。

“居民线上反映诉求,系统实时显示,工作在线督导,结果云端反馈,最快20分钟解决问题。”龙城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其身后的电子大屏清晰呈现信息采集、事件流转、处理进度和结果反馈全过程。

龙城街道的实践,是淅川县以网格聚力多元共治、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缩影。近年来,为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淅川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让网格成为连家入户的“毛细血管”,激活治理的“神经末梢”。

“党组织扎根了,人心才能聚拢。”这是淅川县基层党员、干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蒿坪村党群服务中心小院内,月上树梢,“小板凳议事会”正开得热闹:蒿坪村党支部书记杨豪、驻村第一书记水名岳与村民围坐一起,拉家常、听诉求、解难题,并将村民的问题详细记录,分派给网格员专人负责。村民魏玉良忍不住感慨:“原来遇到问题不晓得咋办,现在好了,全程都有人管!”

“如今,村民都认准一个理儿——有事就找组织。”杨豪说,通过网格化管理,党员、村干部等基层网格员主动下沉,走街串巷、登门入户,成为政策宣传的“小喇叭”、民情收集的“传感器”、矛盾化解的“润滑剂”,网格治理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目前,淅川县按照类型区分,对全县490个村(社区)共划分了农村网格1919个、城区网格280个、专属网格(两镇两办)120个,合计2319个基础网格。“我们是网格的‘探头’。”网格员陈德平说,日常巡查街巷商铺、探视孤寡老人、督促病患按时服药等,每个网格员都有详细记录并归档。

网格要管用,队伍是关键。淅川县选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有服务经验的基层党员、志愿者、返乡大学生等,共选配农村村级网格指导员443人、城市社区组级专职网格员280人,兼职网格员超1万人。同时,创新推行党员联户与网格治理融合机制,采取就近联户、发展联户、选择联户“三种模式”,安排1万余名党员联系帮扶13万余户常住户,实现党员进网格、帮户全覆盖。

“网格工作要像绣花,精细又精准。”网格员刘吉成表示,“通过集中培训和定期交流,我们正努力成为能调解、懂政策、会应急的基层‘多面手’。”

一件件民生小事高效办结,汇聚成温暖的“幸福流”。“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精细化治理模式,正不断增强淅川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的“淅川实践”。

全媒体记者 李金杭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