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龚伶玲)“五一”小长假开启第一天,“00后”小伙小刘(化名)就不得不来看牙医。趁春光明媚,利用课余,他与同学常爱去爬山登高游玩,还在夜市里撸串嗦虾,嗨玩之后没想到牙齿“掉链子”了。长沙市口腔医院修复科主任、主任医师冯波今日提醒,刘同学的牙病不是偶然,假期中不规律的饮食和潜在的外伤风险,要谨防牙齿受到伤害,牙齿也要有“度假指南”。
碳酸饮料当水喝,小伙前牙大面积出现龋坏
每逢假期,冰可乐、果汁、奶茶成为许多人的聚会必备品,但这些饮料中的高糖和酸性成分,正是牙齿的“隐形杀手”。长期频繁饮用,可能导致“可乐牙” 即酸蚀症和龋齿悄然来袭。“00后”小刘就是因前牙大面积出现龋(虫牙)坏,才到长沙市口腔医院就诊的,他每日饮用800毫升碳酸饮料,已经持续2年了。冯波表示,碳酸饮料中糖分经细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持续性脱矿,临床可见牙体呈蜂窝状缺损伴棕褐色着色。
长期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引发的龋齿,需采取“治疗+防控”的双重策略。对于已形成的龋洞,可采用纳米树脂分层充填技术,其生物相容性良好且能精准恢复牙齿形态。如果出现重度牙体缺损伴色素沉积,则推荐瓷贴面修复,这种仿生瓷贴面具有仿真度高、美观效果好、对牙齿损伤小等特点。
以患者小刘为例,其前牙因碳酸腐蚀形成大面积龋坏,通过数字化取模定制6颗仿生瓷贴面,磨除少量牙釉质后,便实现缺损修复与美学重建双重效果。临床数据显示,规范操作的瓷贴面10年存活率95%以上,日常维护时需避免啃咬硬物,并定期进行牙周维护。
冯波提醒,龋病治疗后仍需控制糖分摄入。《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建议,碳酸饮料单次摄入量不宜超过200毫升,饮用后需用含氟制剂中和酸性环境。饮用碳酸饮料时建议一小口地啜饮并使用吸管,饮用后立即漱口,可减少糖酸物质滞留。
摔倒碰撞可致牙齿断裂或脱落,需尽早就医
“今日来看牙病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因为牙齿受到意外伤害来就诊的。”冯波介绍,假期去爬山、骑行、参加球类运动等户外活动增多,摔倒、碰撞可能导致牙齿断裂、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确实难免。
牙齿受到意外伤害后,可以这样来紧急处理。如果不幸发生摔伤等,首先应评估全身身体情况,例如头部是否有受伤,优先去综合医院急诊科处理危及生命的外伤。如果排除其他外伤,仅有牙齿受伤,冯波表示,可以参考以下牙外伤紧急处理措施。
牙齿完整脱落:如果牙齿整颗脱出,可以捏住牙冠,尽量不要触碰牙根,用生理盐水或牛奶冲洗后立即放回牙槽窝,或含在舌下/浸泡在牛奶中。如果能在30分钟内就医,牙齿再植的成功率最高。
牙齿折断/松动:牙体折断患者应妥善保存断片,建议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低温鲜奶(4℃)浸泡转运,尽早就医。对于冠折未露髓者,医生可采用自体牙断端黏接术联合流体树脂黏合剂,来为患者修复。
冯波介绍,上午就接诊了一名这样的患者,其上前牙冠折1/3后,医生为其经显微根管治疗清除感染,利用断端自体牙本质与复合树脂分层粘接,实现牙体形态及咬合功能重建。此前临床已证实,离体牙断片在30分钟内再植,存活率可达90%。但需注意,修复后3个月内避免咀嚼硬物,并定期进行咬合调磨。
牙齿松动在适宜的情况下,也可进行松牙固定。但若外伤牙不能保留,需要拔除,也不用担心,种植修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美观和咀嚼功能,通过种植牙和全瓷冠修复,折断的牙齿能恢复如新。
冯波提醒,放松之余,别忘了给牙齿多一点关爱。如果出现牙痛、敏感或受到外伤,及时就医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