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举办 “新大众文艺”引热议

时间:2025-07-10 19:54:00

人民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许维娜)近日,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期间,以“众心筑艺时代共鸣”为主题的新大众文艺研讨会成为本届大会的亮点。全国各省市广电局、网络视听平台、专家学者及创作者代表参会,就新大众文艺的创新性发展与时代性表达进行了探讨。

当下,如何以大众共创之心筑牢文艺根基,让作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颜梅表示,新大众文艺是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文化变革和社会教育运动,带有自发、即时、多元、互动等特征。

颜梅认为,新大众文艺在蓬勃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人民性”:不以受众多寡为根本依据,而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不以流量高低为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趣味与审美;不以点赞多寡为批评准则,而应当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金融作协副主席梅毅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新大众文艺创作主体不断扩大,形成去中心化、碎片化基础上的无限量生产,不仅是对精英文艺的超越,更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崭新回归。

“从流量到质量的跃升成为新大众文艺发展的必由之路。”梅毅表示,要让新大众文艺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质生力军和新质生产力。

立足“人人都是创作者”的平台实践,快手娱乐营销总经理王正菲表示,快手积极探索新大众文艺时代的创新表达,推动文艺创作从中心化转向全民共创。未来,将围绕地域文化、明星标签持续发力,借助技术赋能,探索娱乐赛道与市场结合的更多可能。

当下,新大众文艺正以多元鲜活的方式突破圈层,触达更广泛受众,同时承载着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

在“新大众文艺的破圈创作与文化价值传递”圆桌研讨上,多位新大众文艺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强调了新大众文艺给普通人带来的创作机会,以及在传播正能量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在国家级非遗“面塑·北京面人郎”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郎佳子彧看来,他所从事的技艺作为民间艺术,最大特征就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创作实践就是如何在这个时代当中重新找到这些技艺的群众基础,带给普通人共鸣。

“新大众文艺的内容升级和创新路径”圆桌讨论上,嘉宾们分享了新大众文艺究竟新在哪儿,新的现象、新的代际、新的审美、新的表达、新的技术如何推动新大众文艺的发展与想象力。

“新”在创作形式创新性。快手可灵AI产品及运营负责人李杨表示,可灵AI的创作者非常擅长与AI磨合,知道如何用AI扬长避短。当下,AI工具尚不完美,但提供了全新的创作表达方式和工具,更值得关注的是趋势。她强调,AI只是释放生产力的工具,主要价值是帮助创作者提升效率,而非替代。

专家表示,这场新大众文艺主题研讨,不仅展现了新大众文艺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为新大众文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与启示。未来之路,当以人民为中心、以时代为底色、以创新为引擎,以大众共创筑牢根基,以开放包容拥抱变革,以精品意识引领航向,共同书写数字时代的文艺华章。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