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绿色指标全面超额完成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绿色城区通过省级验收

时间:2025-07-15 14:08:00

【来源:苏州高新区管委员_政务新闻】

日前,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绿色城区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标志着该校区规划的“绿色、低碳、智慧、人文”现代化校园建设目标在技术实施层面全面达标。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总用地面积约1.12平方公里,2020年获批省级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示范项目。

此次验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财政厅组织的专家组确认其核心绿色指标全面超额完成:绿色建筑总面积达106.34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绿色建筑73.36万平方米,三星级绿色建筑32.98万平方米),同步建成2.4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图书馆;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比例达85%,装配化装修应用于宿舍、学术交流中心等建筑,总面积47.49万平方米;海绵城市系统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BIM技术应用率100%、智慧化能耗管理系统覆盖率100%。

在能源结构上,项目创新集成污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多元化清洁能源,依托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管理平台,实现设备自动化调控与能耗精细化管理。

据测算,校区全面建成后,可再生能源年生产能力将达热水32万吨、绿电130万度,年均可减少碳排放8000余吨。校区还创造性利用庄里山地形,打造“渗、滞、蓄、净、用、排”一体化海绵系统,将生态湿塘、雨水花园等设施与教学实践功能融合,形成“防洪排涝-生态修复-科教示范”三重效益共同体。

专家组表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绿色城区的成功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校绿色低碳校园建设树立了新标杆,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贡献了高质量“苏州样本”。

当前,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区已运行近两年,西区于2025年9月启用后,整个校区绿色可持续系统将实现全域贯通。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绿色城区的实践,是高新区全面落实绿色建筑战略的缩影。

近年来,高新区通过规划引领、闭合监管、示范带动等一系列举措,精准发力,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全区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比例保持100%,累计建成绿色建筑2940万平方米,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80个,成功创建省绿色建筑示范区,累计获得各级资金补助6300万元。

未来,高新区将聚焦建筑全生命期碳减排,重点发展超低能耗与建筑新能源应用,持续探索节能降碳的“高新范式”。(区住建局、张伟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最新推荐